2025/07/21
在桂林国家高新区铁山工业园内,特邦新材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一根根泛着冷光的金刚石绳锯在智能机械臂的操控下完成最后一道质检,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业制品,却承载着破解矿山开采“卡脖子”技术的关键使命。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特邦新材是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办的一家专业从事超硬材料工具及设备研发、生产、检测、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评广西“瞪羚”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
走进绳锯生产车间,直径12毫米的柔性金刚石绳锯在传送带上整齐排列。“别小看这根‘细线’,它能像切豆腐一样切开花岗岩,使用寿命是传统产品的3倍。”特邦新材副总经理骆颖向记者介绍,公司生产的耐磨金刚石组合绳锯,依托新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金刚石工具耐磨性不足、寿命短等关键问题,通过绳锯的高速运动,利用绳锯上串珠包镶的金刚石对石材进行柔性磨削切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型矿山。
在矿井掘进领域,特邦新材同样拥有“硬核”实力。传统硬质合金钻头每掘进50米就需更换,而公司研发的金刚石复合球齿钻头,凭借金刚石微粉与硬质合金基体高温高压复合技术,耐磨性提升8倍,连续作业里程达到惊人的400米,相当于给掘进机装上了“金刚石牙齿”。目前这款战略性产品已进入产业化冲刺阶段,预计将为公司开辟新的增长极。
科技创新的密码,藏在特邦新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里。自2000年成立以来,企业便与中南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共建超硬材料联合实验室,每年将营收的10%以上投入研发,组建起涵盖材料科学、机械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专家团队。目前,企业累计获得58项发明专利、2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高效加工金刚石工具的开发与应用”获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面对“工业4.0”浪潮,特邦新材率先开启数字化转型。投资建成的智能化生产线搭载MES系统,实现从原料配比到成品产出的全流程自动化控制。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工艺参数,产品不良率下降至0.8%,生产效率提升40%。借助互联网数字化平台,公司还将服务延伸至矿山智能化管理领域,成功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型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在绿色发展方面,特邦新材始终将环保理念贯穿研发全过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生产线的绿色转型,不断研发新工艺,开发的新型烧结技术,使金刚石工具生产能耗降低56%以上,相比传统工艺在烧结过程中需耗费大量的石墨模具,新技术采用的石墨模具在烧结过程中近乎零损耗,极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骆颖表示,下一步公司将以冲击科创板上市为目标,着力打造核心技术攻关团队,持续推出优质新产品,通过强化内部管控提升效益、扩大产量来壮大经济总量。同时,积极布局全球市场提升市场份额,全方位推进公司战略升级,为中国新材料产业的高端化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桂林日报)